“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巡禮之二十二丨 吉賽水電站改善阿根廷能源結構,“一帶一路”成中阿高層級合作平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北京報道
2023年是阿根廷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一周年。
去年2月,中阿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雙方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第三方市場等領域開展合作,探討挖掘雙方合作的新機遇,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
近年來,中阿在能源、基建等諸多領域合作項目成果豐碩,由中企承建的吉賽水電站項目、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改造項目等成為推動中阿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的重要抓手。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阿根廷研究中心秘書長林華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阿根廷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意味著中阿在2014年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后,雙邊關系進一步提質升級?!耙粠б宦贰背h為阿根廷尋求國際融資支持、通過國際合作促進其國內經濟復蘇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長孫巖峰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國際合作搭建了互利共贏的平臺,阿根廷等拉美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為其疫后經濟復蘇提供戰略性機遇和發展動能。未來,依托“一帶一路”框架,中阿合作有望進一步提質升級。
中國能建助力阿根廷實現能源夢
對于阿根廷而言,利用圣克魯斯河水發電是其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夢想。伴隨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中標吉賽水電站項目,這一愿景有望成為現實。
(阿根廷吉賽水電站項目JC大壩全景圖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供圖)
2013年10月,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阿根廷當地企業EISA公司、HIDROCUYO公司組成的聯營體與阿根廷政府簽署了阿根廷吉塞水電站工程項目,合同總金額約55.6億美元。
2014年7月,在中阿兩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項目融資協議順利簽署。
2015年2月,時任阿根廷總統親自主持項目開工儀式。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阿根廷吉賽水電站項目部經理張曉瑞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吉賽水電站項目作為中國能建葛洲壩在阿根廷最大的電力項目,對中阿戰略合作意義重大。該項目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延伸線上的一大豐碑,對于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優化拉美市場區域布局,推動綠色能源發展,深度參與當地經濟建設,促進當地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提供的信息,吉賽水電站項目在工程建設期間可為阿根廷國內提供超過5000個直接就業崗位和15000個間接就業崗位。同時,該項目也為圣克魯斯省當地經濟帶來積極影響,帶動鋼鐵、燃油、餐飲、客運、物流、醫療、安保等行業的高速發展。
當前,吉賽水電站項目累計完成總進度的32.74%。項目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將達到約49.5億度,可使阿根廷電力裝機總容量提升約6.5%?!斑@將極大改善阿根廷能源結構,每年節約燃油進口外匯達11億美元,為阿根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睆垥匀鸨硎?。
中阿各領域合作體現互利共贏
近年來,中阿合作項目成果豐碩,合作領域日益豐富,涵蓋能源、鐵路、水電等。
在能源領域,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阿根廷吉賽水電站項目是中阿在能源領域合作的一張靚麗名片。此外,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承建的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有望改善阿根廷胡胡伊省長期從外購電的局面,承建的阿根廷赫利俄斯(Helios)風電項目群是中阿雙方在清潔能源進行合作的重要項目之一。
在基建領域,中阿圍繞鐵路建設的合作也日益緊密。2011年,阿根廷政府提出“鐵路振興計劃”,旨在升級全國鐵路系統。2013年12月,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阿根廷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改造項目的總承包商。2017年5月,阿根廷時任總統馬克里訪華期間,阿根廷交通部和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圣馬丁鐵路改造項目的協議。
鐵路建設情況直接關乎農產品運輸成本與效率。阿根廷是農業大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而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通向阿根廷西北部的大豆、礦石產區并與布宜諾艾利斯港口連接。
林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改造項目的實施,有助于提高阿根廷鐵路運輸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阿根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加該國的出口創匯能力。并且,該項目由中方提供軌道、車廂等在內的鐵路設備,是中阿產能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之一,是推動中阿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
在孫巖峰看來,中阿兩國在基建、能源、民生等領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一方面,有助于阿根廷借助中國的資金、技術和經驗,解決自身發展瓶頸,改善能源短缺問題,提高對外出口效率,推動國內設施的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為阿根廷大宗商品出口至亞太地區提供支撐,為中國參與拉美經濟一體化建設提供動能。
“一帶一路”為中阿合作提供高層級平臺
2023年是中阿建交51周年,也是阿根廷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一周年。
孫巖峰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阿開展合作提供了更高層級的平臺,有助于打通雙邊在金融、基建、產能、貿易等各領域的協同合作。未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兩國在各領域合作有望進一步走深走實。
從資源稟賦來看,阿根廷擁有豐富的油氣、鋰礦等礦產資源,具備發展水電、太陽能、風能的自然條件。在應對氣候挑戰、促進能源結構轉型等背景下,阿根廷政府已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的目標。
孫巖峰稱,鑒于阿根廷面臨能源供應能力不足、能源結構有待調整和升級,加之中國在新能源設備具有的生產能力、運營經驗等,中阿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仍是未來雙邊圍繞“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展開合作的重點之一。其中,中阿在鋰礦等新能源領域的合作有望推進阿根廷“再工業化”步伐。
阿根廷地處南美“鋰三角”,鋰礦資源豐富。林華稱,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阿在鋰礦方面的合作仍有較大潛力,中企赴阿根廷投資面臨新的機遇。未來,可考慮圍繞鋰礦開采、深加工等整個產業鏈條開展合作。此外,建議中企對可行性項目進行更深入研究,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參與到實施較順利的鐵路、光伏等項目中。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鄒肖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把握好赴阿投資新機遇:一是在農業領域充分發揮互補優勢,開展全產業鏈合作,擴大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建立穩定的糧食產品供應鏈;二是加強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生產性項目、金融合作協同發展,打造面向拉美市場的產業集群;三是促進科技創新合作,利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最新成果改造傳統產業,著力在空間技術、新能源、環境資源保護、農業生物技術等領域打造新的增長點,推動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