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國際油價25日大幅上漲,市場關注地緣政治變化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施詩 上海報道
國際油價25日上漲
國際油價10月25日大幅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65美元,收于每桶85.39美元,漲幅為1.97%;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06美元,收于每桶90.13美元,漲幅為2.34%。
在經歷前幾日的收跌后,國際油價再次上漲的推動力是什么?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受哪些因素左右?來聽聽光大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杜冰沁的解讀。
市場對于巴以沖突升級的擔憂再度升溫
杜冰沁:本周以來,巴以沖突出現緩和跡象,哈馬斯釋放兩名以色列人質之后,歐盟領導人呼吁沖突在本周“人道主義暫?!?,各方外交努力使得巴以沖突存在緩和的可能性,但最新消息顯示隨著以色列準備對加沙發動地面進攻,以及美國準備在該地區部署防空力量,市場對于沖突升級的擔憂再度升溫。本周EIA美國商業原油和汽油庫存雖然小幅增加,同時煉廠開工率小幅回落,但是在當前庫存低位的水平之下,對價格并沒有產生太大壓力,近期油價關注的重點還是在于地緣政治的變化。
市場繼續關注歐佩克+的表態
杜冰沁:當前市場關注的重點一是在于伊朗,伊朗對以色列持續鷹派的態度或使得市場擔憂巴以沖突局勢升級的可能性,今年以來伊朗原油出口已經出現持續回升,目前出口水平接近150萬桶/日,或顯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松,如果伊朗被卷入沖突,那么美國對于伊朗的石油制裁政策或發生變化;更為重要的是,伊朗控制的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原油重要運輸通道,沙特、阿聯酋、伊朗和伊拉克等中東產油國的原油出口均依賴霍爾木茲海峽,如若伊朗對霍爾木茲海峽進行封鎖,則將對于全球石油供應產生極大擾動。另一重點則在于委內瑞拉,美國已經開始放松對委內瑞拉石油、天然氣和黃金生產的部分制裁,盡管短期委內瑞拉受限于技術等原因產量迅速恢復能力有限,但中長期來看其產量出口將逐漸增加,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美國在自身庫存低位的背景之下,對于當前油價上漲對其國內通脹再度帶來壓力的擔憂。此外,也需要關注歐佩克+的表態,在主動減產之下,沙特等歐佩克成員國目前擁有較高的閑置產能,如果原油供應出現中斷風險,不排除沙特重新提高產量以平衡全球石油供需的可能性。
國際油價后市怎么走
近期受巴以沖突影響,國際油價波動頻繁。高盛預測,到2024年6月布倫特原油價格將升至100美元/桶。展望后市,國際油價還會繼續沖高嗎?地緣政治風險將如何影響油價后續走勢?來聽聽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的解讀。
巴以沖突若擴大油價將繼續沖高
林伯強:因為巴以沖突,目前對后市的油價預期一般比較高。如果沒有巴以沖突的話,預計會在80美元/桶左右,10%左右上下波動。巴以沖突以后,國際油價上升至90美元/桶以上,距離100美元/桶的價格僅一步之遙。如果巴以沖突進一步擴大化,100美元/桶的價格可能不是終點。
反而言之,假定巴以沖突沒有擴大,因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并非產油國,而且并不是敏感的交通運輸地帶,所以如果沖突沒有進一步擴大,對國際油價影響相對是有限的。假定沖突一直沒有擴大,而且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有可能回到圍繞80美元/桶上下波動的態勢。
俄烏沖突改變原油供需格局
林伯強:為什么油價將維持在80美元/桶?因為俄烏沖突使國際石油的供需格局得到比較大的變化。變化較為顯著的是俄羅斯運往歐盟的基礎設施不能正常使用了。如果轉賣到其它地方,則又增加了基礎設施的問題和運輸成本的費用。
所以,美國現在已經成為歐盟的主要出口國。從美國運輸到歐洲,比以前從俄羅斯運輸到歐洲要貴一些,使得油價必須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這個位置是80美元/桶左右。
后續的問題仍聚焦于俄烏沖突,因為其短期內無法得到較好的解決。展望后市,如果巴以沖突一旦擴大,阿拉伯國家如伊朗開始介入,美國也開始介入,油價就會因此而飛漲,100美元/桶不在話下。
反而言之,如果巴以沖突沒有繼續擴大,回到比較正常的狀態,我覺得油價會回落到80美元/桶左右。目前由于基礎設施的缺失造成成本增加,使油價維持在80美元/桶左右。
高油價如何影響美聯儲決議
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召開在即。國際油價波動帶來的通脹風險幾何?將如何影響美聯儲決議?美聯儲年內還有加息的可能性嗎?我們來聽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的解讀。
油價上行將進一步推升美國通脹水平
劉英:通常意義上,我認為國際油價的波動,除非是巨幅地上漲,其帶來的通脹風險不足以影響美聯儲決議,但是在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通脹剛性十足的當下,經濟幾乎草木皆兵的形勢下,油價波動會否影響即將舉行的11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則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在烏克蘭危機沒有停止、巴以沖突空前加劇的形勢下,國際油價出現了反彈,國際油價比今年年初上漲了一成以上,面對著冬季取暖季的來臨,油價或可能會進一步上行,這將進一步推升美國的通脹水平。
美聯儲11月或將加息
劉英:今年9月美國的CPI維持在與8月份一樣的3.7%的水平,核心CPI繼續回落0.2個百分點到了4.1%的位置。而4%左右的通脹水平離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盡管美聯儲加息對通脹有一定的滯后影響,而且加息也接近尾聲,但是我認為美聯儲還是需要咬緊牙關繼續加息,以維護央行的使命,就是維持幣值的穩定。將美國的通脹控制在2%左右是美聯儲的天命。而為了不至于讓美國經濟硬著陸,或者步入衰退,美聯儲今年已經有兩次暫停加息,防止加息讓美國經濟加速衰退。為此,美聯儲11月份大概率會加息25個基點,以進一步抑制美國高企的還有一定剛性的通脹水平。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責任編輯:和佳
記者:見習記者楊雨萊 李依農
制作:李群
拍攝:李依農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張然
海外運營編輯:唐雙艷 吳婉婕
海外項目經理:莊歡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